
周瑩荃,女,1981年出生,中共黨員,現為蘭州市肺科醫院(甘肅省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感染科負責人(副主任醫師),臨床第三黨支部書記。2004年畢業于蘭州大學臨床醫學系,自2004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蘭州市肺科醫院感染科工作,多年來,在領導和同事們的關懷幫助下,以“服從領導,團結同志,認真學習,扎實工作”為準則,在醫療衛生崗位上嚴謹求實,勤奮刻苦,兢兢業業,較好的完成了領導交給的各項工作。作為一名黨員,能夠處處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理論學習、聯系群眾和遵紀守法等各方面都較好的發揮著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扎實的工作作風,優異的工作成績,得到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 2004年大學畢業后進入蘭州市肺科醫院工作,在工作中恪守職業道德,以“醫者仁術”為信條指引我的從醫生涯,兢兢業業為患者服務。2004年,我順利通過了黨組織的考核,由預備黨員轉為正式黨員,2013年7月被評為蘭州市衛生局系統優秀共產黨員;激勵我更要為祖國的衛生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業務上,我不斷學習先進知識。2009年至香港衛生署、2012年至北京佑安醫院艾滋病培訓基地進修學習艾滋病等慢性傳染病系統知識,2015年再次至北京佑安醫院皮膚性病科學習常見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的診療,更新專業知識,拓寬了自己的視野,使得自己醫學思維進一步完善,在臨床工作中,能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在臨床工作中,我認真診療。自任現職以來,共計診療門診患者約10000余人次/年,住院病人2500余人次,多為難治性肺結核、艾滋病機會性感染及各類季節性傳染病等疾病,多數患者好轉或治愈。我常常從病情出發,選擇有效藥物,并盡量避免昂貴藥品使用,在患者總體治療費用及療效之間尋求一種平衡,得到廣泛的社會效益,并得到患者和同事認同。2008年在手足口病疫情到來時,以飽滿的熱情,積極配合廳、局、院黨委的指示,共參與治療門診“手足口病”患者數千人,收住院患兒數百人(重癥3人),均治愈出院。在搶救重癥患兒的工作中,從未表露任何恐懼、厭惡之情,工作不計時限,在全院各級領導和同事的積極幫助下,發揚大無畏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終于以較高的醫療質量完成了使命,成功的使3位患兒脫離了生命危險。為今后的診療及重癥搶救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 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能夠較早的開展業務學習,參加了多次演練,以期盡快掌握并熟悉該病的診療; 8月份疫情暴發以來,同科室人員全力以赴,不顧個人安危,收治了甘肅省首例患者及首例重癥患者,對危重癥患者進行了及時的積極搶救,充分發揮團隊合作精神;門診共參與診治發熱患者1000余名,住院患者50余名,均已治愈。圓滿的完成了院黨委交給的任務。 2019年12月30日,湖北省武漢市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后,蘭州市肺科醫院作為甘肅省定點救治醫院,我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按照醫院統一部署,組織帶領年輕的感染科隊伍緊急行動,完成對病房的消毒整理、物資儲備、患者分流等工作,確保了醫療安全。 作為隔離病區臨時黨支部書記,帶領第一批11名黨員進入隔離病房開展診療工作,確診了甘肅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在接到境外輸入病例集中至肺科醫院留觀隔離的任務后,又毅然向院領導請愿繼續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連續奮戰40多個日夜,先后參加了第一、第二、第五及第六共四個梯隊的救治工作。她帶頭日夜堅守工作崗位,把關工作流程,調整人員配備;為平復醫護人員心理,她安排采取有針對性的方式進行心理干預;面對不理解的患者及家屬,她設身處地體諒他們的恐懼和痛苦,耐心溝通。 在疫情來臨之時,堅決執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牢記“疫情就是命令,病房就是戰場,防控就是責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定信心、同舟共濟、攻堅克難、不怕犧牲,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給黨和人民交出了滿意答卷。 目前所在科室感染科是全省艾滋病定點治療中心,至今已有長期門診艾滋病人/感染者約2000余名,負責艾滋病人的治療、用藥指導、長期隨訪及心理干預等工作,同時負責艾滋病隨訪、治療數據的網絡直報,多次受到國家疾控及省、市疾控的表揚;參與開展集體心理咨詢、關愛及反歧視活動數十余場,多次被省、市電視臺及新聞媒體采訪報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從醫十余年,深體患者之艱辛。自2007年開始接診艾滋病人以來,發現艾滋病患者較普通疾病患者更為苦痛,故常在診療之余,多與其談疾病、論方案、聊生活,將自己的手機號碼公之以眾,方便隨時咨詢,以期減輕其患者的身心痛苦。為更好的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2008年成立了甘肅省首個面對艾滋病患者的非政府組織“愛心家園”,先后申請了第五輪全球艾滋病基金項目及2010-2020年中央補助重大公共衛生項目甘肅省社區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并被評為2013、2019年優秀社區組織。2009年與“世界宣明會”合作開創“甘肅省艾滋病轉介與治療模式”,通過與各級疾控中心的合作,完成疾控中心-肺科醫院-當地治療中心的轉介模式。2012年獲得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資格,協助建立了甘肅省首個“艾滋病管理體系”,包括門診咨詢檢測、患者診療計劃管理、長期隨訪者門診病歷管理、患者檔案管理、保密程序等一系列的措施,形成了專門的醫療與護理小組,診治了本省大部分患者;將心理輔導和疾病治療相結合,幫助感染者成立了甘肅省首家感染者互幫組織“攜手同行”小組,開創了由感染者轉介感染者的這一全新的轉介模式,將心理輔導和疾病治療相結合,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下鄉支農工作是一項惠及萬民的工程,我積極響應甘肅省衛健委號召,并于2017-2018年在蘭州市紅古區人民醫院支農一年,培訓當地醫生,完善病歷管理,提升醫療質量,獲得廣泛好評,年終獲得優秀考評,并被甘肅省衛健委授予“甘肅省萬名醫師支農優秀醫師”榮譽稱號。 自工作以來取得的成績: 一、學術任職:2017年12月任甘肅省艾滋病質控中心秘書;2019年12月被聘為甘肅省醫師協會肝病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2020年11月被聘為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艾滋病與機會性感染專業委員會委員;2020年12月提名甘肅省艾滋病性病防治協會副會長。 二、榮譽獎項:2013年7月獲蘭州市優秀共產黨員,2016年7月榮獲甘肅醫學科技獎三等獎。2018年4月或甘肅省萬名醫師支農優秀醫師稱號。2019年8月獲甘肅省優秀醫師,2020年1月獲蘭州市肺科醫院優秀共產黨員。2020年2月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因表現突出被蘭州市通報表揚及嘉獎,所在集體被記功獎勵,2020年11月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三八紅旗手,2020年11月入選甘肅省衛生健康行業優秀青年人才。2020年12月榮獲2020年全省先進工作者, 三、科研立項、參與課題 參與國家級課題項目3項,參研省、市級課題6項,合作課題1項獲得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發表論文數篇,榮獲中國疾控中心結核病防治臨床中心頒發的抗結核新藥引入和保護項目優秀實施單位。 四、團隊建設: 2018年協助成立甘肅省“艾滋病診療小組”,規范了我省艾滋病機會性感染患者的治療,同時對地市級、縣級艾滋病定點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進行艾滋病規范化培訓,獲得了學員的一致好評。 依托省結核病、艾滋病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于2018、2019年對全省結核病、艾滋病定點醫院的臨床醫師進行多種形式的培訓,對全省13個地市州級定點醫院及18家縣級醫院督導考核,并連續三年召開省結核病、艾滋病質控中心年會,均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參與建立全省結核病、艾滋病雙向轉診機制,為艾滋病機會性感染患者及耐多藥結核病患者開辟綠色通道,節約患者就醫時間,對下級醫療機構的艾滋病及結核病住院患者進行遠程會診并給予指導。
|